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找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增强非公有制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从而不断夯实妇联群众基础,增强妇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盟妇联依照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妇女工作、企业发展上找准切入点,重点从女性就业密集、党建基础扎实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入手,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妇联组织,现将锡林郭勒盟妇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妇女组织组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人口103.6万,妇女儿童76.19万,占73.5%,有38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5人,草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4以上,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常年开放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截至2016年,全盟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称两新组织)总数2739个,其中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是131个,已建立妇女基层组织的40个;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是45个,已建妇女组织的是8个,全盟“两新”组织现已建立妇女组织的共64个。
二、主要做法
找准有力支撑点,发挥女商会和女企业家协会引领带动作用,为非公有制企业女性从业人员提供宣传、交流、服务,促进其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一)领导重视是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的工作基础。党的领导是搞好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锡林郭勒盟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妇女组织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党委工作的责任目标,形成了以党建带妇建,党建妇建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1、配强班子、完善机制。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妇女组织工作奠定基础。妇女组织作用发挥好,关键是配强一个班子,选好一个主任。锡林郭勒盟妇联在建立企业妇女组织中,采取全体妇女大会或妇女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的方式,真正把那些有素质较高和能力强、热爱妇女工作的妇女充实到妇联组织中。在配齐配强班子的同时,结合企业特点,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学习、宣传、岗前培训、上岗教育、军事化训练、文体活动日等一系列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措施、专题部署。在全盟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题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妇女联合会团体会员工作条例》要求组建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实现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双覆盖,即“组织覆盖、活动覆盖”。盟妇联为了提高在“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组建率,下发了《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组建妇女组织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妇联严格按照职责要求,在还未建立妇女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妇女组织,组建“妇女之家”,有女工委员会的发展为妇联团体会员组织,企业女职工在20人以上可建妇女工作委员会(妇委会),女职工在20人以下3人以上的建妇女工作小组,实现组建妇女小组和“妇女之家”全覆盖。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情况调研,掌握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女职工数量和构成差别,根据划分不同类别,确定组建重点,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计划和方案,努力做到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推动建立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在非公有制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引导和带动广大女职工岗位建功。截至目前,已成立女工委员会的团体会员有108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妇女数57个,非经济社会组织中妇女组织数7个,不断提高了妇女组织的组建率。
(二)拓宽组建领域。锡林郭勒盟妇联采取措施拓展妇联组织组建领域,一是对一些具备成立妇联组织条件的民营企业,主动上门做工作,帮助业主提高对妇女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建立妇联组织;二是联挂一批,对一些女职工人数集中又具备建立妇联组织的行业,采取联合、挂、靠等方式建立妇联组织,把妇联工作融入各个阶层的妇女群体,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三)搭建载体,组建成效不断凸显。为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组织的作用,盟妇联组织规模以上企业的女职工深入开展“巾帼建功”、“巾帼示范岗”、“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创新活动,配合本单位对女职工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女职工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女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广大女职工在经营管理、生产一线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靓丽风采。
(四)因地制宜是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的创新力。在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中,我们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宗旨,提出了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工作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促进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的发展。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妇联组织组建力度不够。锡林郭勒盟牧区半径大,分布散的条件的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从业人数达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达不到成立妇联组织的要求,有的非公企业规模较大,但因为已成立工会组织,工会下设的有女职工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再成立妇联组织;已成立妇联组织的非公企业也因受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的影响,开展活动较少,组织凝聚力不强。
(二)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妇联干部队伍不够稳定,已成为影响基层妇女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据调查,全盟非公有制经济中只有10%的妇联干部较为稳定,有的企业妇联干部身兼数职,工作精力难以集中;有的企业妇联干部从事“边缘”岗位,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信息知之甚少,难以组织开展有效的妇女活动;有的企业妇联干部经济待遇得不到保障,仅凭对妇女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开展工作,活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导致妇联干部流失严重,妇联组织形同虚设。
(三)女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不够。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女职工在生育哺乳期间,企业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辞退女职工,但在实际工作中,妇联对企业没有真正的约束力,只有宣传、督促的权利,而企业经营者才有真正的决定权,必然导致妇女权益保护不能真正落实,这对妇联组织积极探索促进妇女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几点建议
一是创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要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中妇女组织建设,发挥女职工的优势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中,要树立抓非公有制经济中妇女组织建设事关大局的观念,不断创新和积累有效的组织理念,逐步掌握工作规律和实践创新的主动权。
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妇女工作领域。坚持“抓大带小”,对资产规模大、效益好、女职工多的企业,在建好妇女组织促其妇女工作不断上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抓好重点企业妇女组织的建设带动全盟各类经济领域妇女组织的建设,在规模欠大、女工相对少的企业尝试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只要有利妇女工作的开展,就建立妇女组织。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以党建带妇建。妇女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各级党委加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开展妇女工作,以党组织的建设带动妇女组织的建设,使妇女组织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优势,团结和带领广大女职工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为经济及社会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