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民族服饰产业发展情况
调 研 报 告
(2018年6月)
一、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地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辖12个旗县市和1个管理区。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103公里,有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锡林郭勒蒙古族文化是指以锡林郭勒地方为标识,汇集了这一地区历史文明和现代发展的诸多元素,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地区人文特点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的总和,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锡林郭勒盟蒙古族文化传承较为完整,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在正蓝旗金莲川草原兴建了元上都,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自治区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盟内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77处。素有“博克之乡”、“长调之乡”、“中国马都”等美誉。1957年诞生了全国第一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亲切回信,盛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二、我盟民族服饰产业发展现状
锡林郭勒盟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业主要分布在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镶黄旗等牧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全盟现有蒙古族服饰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及个体作坊600余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我盟蒙古族服饰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品多元特色鲜明。传统蒙古族服饰包括乌珠穆沁、察哈尔、苏尼特、阿巴嘎四大部落服饰。当下,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服饰主要有传统服饰、时尚新品以及含有蒙古族文化元素的现代服饰等系列,有婚礼服、生活装、舞台装、行业服、校服等类别。
二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盟级蒙古族服饰生产加工、设计、展演协会4个,旗县级协会5个,会员300余人人。2017年又成立了锡盟民族服饰设计协会。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民族服饰协会组织较为活跃。各协会组织在推进蒙古族服饰的传承创新中促进就业创业、合力开拓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全盟蒙古族服饰生产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中女性占95%以上。如东乌珠穆沁旗有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4家,从业人数约600余人,99%为女性。创办民族服饰企业的大部分为转移进城牧民妇女,并带动许多妇女利用闲暇时间接单代加工,实现居灵活就业。
三、妇联组织参与和推动民族服饰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锡我盟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就业创业、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东风、找载体、搭平台,着力推动以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为主的妇女手工业创新发展。
一是努力提升从业人员技能。2007年在全盟“天堂草原 和谐锡林”——锡林郭勒盟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大赛中,盟妇联承办了蒙古民族服饰大赛,举办了民族服饰技能提升培训班,使引领广大妇女在民族服饰生产加工行业创业就业成为各级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盟妇联近年来先后举办的全盟妇女手工业产品展示展销交流会、民族服饰设计新品展示发布活动等,也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部分旗县市妇联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承办的大型民族服饰展示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参与企业和人员不断增加,主要有镶黄旗的“察哈尔杯”民族服饰设计大赛、西乌珠穆沁旗的“玉龙杯”蒙古族服装服饰大奖赛、正蓝旗的 “情定上都”蒙古族婚庆服饰设计制作大赛、二连浩特市妇联与蒙古国企业共同举办的“贺希格杯”中蒙国际民族服饰及模特大赛等。2017年全盟各地举办民族手工艺技能培训班50余期,参与妇女200余人次。各地企业还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赛事和培训,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技能。
二是推动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2017年,我们联合锡林郭勒职教中心、锡盟妇女手工业协会共同研发制作“蒙古娃娃”系列旅游产品,并组织合作单位及各旗县市(区)妇联负责人赴浙江省义乌市调研考察妇女手工艺产品加工制作及市场营销工作。目前,已生产了一批旅游产品“蒙古娃娃”素体,发给各旗县市民族服饰创业妇女带头人,开展“蒙古娃娃”服饰设计、加工制作培训等,在旅游季节来临之前推向市场,并拟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11年开始我盟妇联执行了财政贴息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6亿元,其中40%发放给从事民族服饰生产加工的妇女。此外,各旗县市(区)妇联积极协调商业银行,为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从业妇女发放贷款,有力地支持了民族服饰产业发展。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企业5个。
四、我盟民族服饰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蒙古族服饰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蒙古族服饰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民族服饰生产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盟民族服饰生产加工多为小微企业和手工作坊,规模较小,生产的品种少,数量少,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锡林浩特市是盟府所在地,有民族服饰企业、个体工商户128家,从业人员只有500余人。旅游业发展较好的乌拉盖管理区民族服饰加工店只有6家,从业人员41人,多伦县尚属空白。各地民族服饰加工店年营业额大多在8万到30万元之间。
二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雷同产品较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品牌意识,销售渠道窄。受自身能力限制,大部分企业对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不愿在产品研发和品牌运作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且生产效率低,制作时间长,部分产品工艺不够精细,大多只能在本地区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窄。创新型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民族服饰时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企业策划、研发、设计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民族服饰产业发展,但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难以形成发展合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企业发展。
五、对发展民族服饰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形成发展民族服饰产业的合力。要提高对发展民族服饰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统筹协调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各部门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整合各方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加强民族服饰产品研发,努力打造区域性品牌。进一步加强民族服饰产品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民族服饰产品研发人才,推动本地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大型服装服饰企业的合作,同时要努力打造地区知名品牌,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努力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三是创新营销模式,努力扩大民族服饰产品的销售渠道。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民族服饰产品,并支持鼓励民族服饰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同时积极组织民族服饰生产企业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等各种特色产品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赛事,努力扩大宣传面。特别是要大力推广“互联网+民族服饰产业”新模式,运用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民族服饰生产企业的经营水平。重点开展民族服饰设计、制作、生产、销售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培训,促进企业负责人转变观念,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推动民族服饰企业提档升级。